
最近,社交网络上一组 “攻击 - 21” 隐身舰载无人机的照片彻底火了,机身尾部的着舰尾钩清晰可见,不少军迷网友看完直呼 “太提气”。
这小小的钩子可不简单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它意味着 “攻击 - 21” 已经具备在福建舰、四川舰上完成拦阻降落的能力,尤其是被外界普遍看作其 “专属座驾” 之一的四川舰,未来大概率会成为这款无人机的主要部署平台。
可能有网友会疑惑,同样是平甲板设计,还装了电磁弹射器,076 级两栖攻击舰为啥不直接当成 “小航母” 用?其实懂行的军迷都清楚,这款舰艇现阶段的核心任务根本不是充当 “闪电航母”,而是为中国海军验证 “攻击 - 21” 这类无人舰载机规模化部署的实际效果。
大家普遍认为,只要验证顺利,中国海军除了福建舰这样的传统舰队航母,很快就能开辟出 “无人机航母” 这条全新赛道,战斗力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。
现在全球不少国家都在琢磨无人机航母,但网友们吐槽说,他们的思路从根上就跑偏了。就拿土耳其海军来说,把 “红苹果” 隐身无人机和 “旗手” 系列无人机搬上 “小平顶”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这就是没法获得正规航母和有人舰载机的无奈之举,顶多算是 “凑活用法”。
而中国的 076 级搭配 “攻击 - 21” 就完全不同,这是一套独立的作战体系,从设计之初就瞄准了未来的 “无人化战争”,不少军事爱好者都说,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装备搭配,而是在为未来的 “无人舰队” 打基础、铺路子。
其实舰载无人机的想法,美欧早早就提出来了,甚至一度走在全世界前面,这是很多军迷都公认的事实。美国海军的 X-47B、法国的 “神经元”,都是诞生多年的隐身无人机型号,当年亮相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它们会率先形成战斗力。
可结果呢?网友们调侃说这俩就是 “起了大早赶了晚集” 的典型,折腾了半天也没实现规模化部署,最后要么下马要么停滞不前。
更关键的是,不光是无人机本身,适配的舰艇平台美欧也没搞定。法国的 “戴高乐” 号航母,本身舰载机搭载量就有限,网友们分析说,要是强行部署舰载无人机,就得削减 “阵风 M” 有人舰载机的数量,这么一来整体战斗力说不定还会下降,纯属得不偿失。
美国海军的情况也差不多,不管是舰队航母还是两栖攻击舰,都是 “兼职” 适配无人机,根本不是 076 级这种 “专舰专用” 的设计思路。所以现在不少军事评论都认为,“无人舰队” 里的 “无人航母” 能不能真正落地,最终还是得看中国的突破。
配资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